目前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还未形成规范,体系不健全。养殖环节病死动物的处理由养殖户自行解决,一般采取深埋处理。具体处理方法是在远离人居住所和无水源的地方,根据牲畜大小挖深坑,将死亡尸体进行掩埋。部分动物防疫知识较高的农牧户在坑内填入石灰、草木灰等实物,将死亡动物尸体埋入坑内,并在尸体上洒石灰,用土掩埋,再次洒上石灰消毒,但尸体焚烧处理几乎做不到。下面浅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备发展存在的现状及对策
1 存在问题
补偿制度不完善。目前,仅仅对于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环节病死猪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费用补助,其他环节产生的病死动物没有无害化专项处理经费。随着国内的物价上涨,饲养成本也随之上涨,相对较低的病死补偿标准与相对较高的养殖成本相差甚远。如,奶牛的补偿标准为每头3 000元,但市场的每头奶牛的价位基本上在3万以上,仅为市场价位的10%,猪补偿标准是80元/头,仅为活猪市场价格的3%~5%。这些措施导致部分养殖场(户)存在消极心理,不愿意根据有关规定上报、处理病死畜禽,从而影响了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无害化处理场和必需设施设备。很多县乡没有无害化处理场,病死动物只能就近在荒滩地进行深埋处理。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等政策的实施,乡镇已很难选择一块符合要求掩埋动物尸体荒滩地,加之无害化处理工作缺乏专门的机构、人员、场所、设施、运输工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无害化处理工作。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经费欠缺。政府没有明确解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相关费用补贴政策。一些强制免疫(如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疫病实施免疫后,造成畜禽出现免疫反应甚至死亡,按规定应对养殖户进行补偿,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部分地方兑现补偿政策不完善,造成养殖户抵触情绪,将死亡畜禽抛尸野外。
病死动物处理不规范。各地的实际养殖病死动物处理现状是除了极少数规模养殖场具有无害化处理设施外,绝大多数养殖户没有处理设备和能力,通常是将病死动物掘地掩埋或直接丢弃,即使职能部门处理一般也是焚烧深埋处理。该类的处理方式如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疫情扩散,还可能污染土壤、水源,焚烧所使用柴油污染空气。一些无传染性疾病动物肉尸经处理后还有利用价值,比如制作肉粉、工业用油等,直接处理掉浪费资源。
基层人员处理能力不足。由于目前动物卫生监督体系还不尽完善,呈现上无头、下无脚的局面,同时,一些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尤其是区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存在在岗在编人员少,官方兽医人员少,人员素质偏低,人员经费没有保障,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经费短缺,执法能力不足的现象,对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无法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布控和监督。
2 对策
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建设。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法律法规,将生猪以外的病死畜禽和广大农村畜禽散养户纳入监管范围。提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标准,对不同的畜禽和不同阶段死亡的个体要区别对待,结合市场行情适时调整补助标准,在保障养殖户利益的同时也让一些不法分子无利可图。制度建设须涵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安全措施,病死畜禽收集、运输、投放、消毒等处置全过程以及管理员技能要求、防护措施、定期体检等。
完善动物卫生防疫监督体系,强化监督执法。一方面,对官方兽医人员不足的,尽快从相关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录,提高动物卫生监督队伍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对涉嫌非法收购、贩卖、屠宰“病死猪”及加工制售肉制品牟取非法利益的犯罪案件,及时移送并配合公安机关予以严厉打击,对查处的病死猪及生猪产品及时监督进行无害化处理。
提供无害化处理的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所需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每年在动物卫生监督经费项目中,安排足够资金用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所需的经费支出,并按时足额兑付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费用和补偿费用,确保无害化处理场正常运行和动物尸体全面规范处理。